回轉窯耐火磚常見的砌筑方法有以下三種:
一種拱形方法
在耐火磚規整性較好的情況下,拱法能有效保證磚襯與窯筒可靠同心,鎖縫鋼板用量少,延長磚襯使用壽命。 這種砌筑方法的特點是:無需轉動窯體,用砌磚機一次完成砌磚。 這種方法目前流行于國內4m以上的大型窯爐。 施工方法僅限于環砌,不適用于交錯砌筑。 窯爐砌筑襯砌拱形方法。 具體砌筑方法說明如下:
(1)圖紙要求先鋪設窯體下半圓的耐火磚。這部分可以一次連續構建,也可以分段構建。下半圓耐火磚砌筑完畢后,必須仔細檢查所砌筑的耐火磚質量,確認合格后方可進行下半圓砌筑。
(2)安裝砌磚機拱架,將其各部分調整到最佳位置。
(3)將磚場放在拱架上的肩形磚托板上,用氣動或電動裝置將磚頂到預定位置,使磚緊貼筒體。這一步必須同時從兩側對稱地進行,將磚塊一直砌到頂部。在頂部折疊處留出約3至4塊磚的空間以鎖定磚塊。
(4)在空曠的地方,用氣帽裝置(或其他合適的緊固裝置)將兩側的磚塊緊固。
(5)取下頂桿,選擇合適的鎖磚在中立位置砌筑耐火磚,從側面帶動最后一塊耐火磚,再從側面帶動一塊3mm鋼板鎖住磚圈。
(6)移動砌磚機拱架,重復上述(2)至(5)的步驟,直到砌好磚。
采用拱架法砌磚時要注意以下幾點:拱架安裝牢固,構件連接緊密,操作性能好,頂升裝置靈活,支架移動方便;氣動或液壓系統靈敏,管道暢通無阻;拱架運動穩定。準確定位;嚴格按基線施工。
B支撐方式

在我國,直徑4m以下的中小型回轉窯一般采用頂撐法砌磚。中型回轉窯的砌磚需要兩個窯架,稱為交叉支撐法;小型回轉窯的砌磚只需要一個窯架,稱為內撐法。下面分別介紹這兩種砌筑方法。
(1)十字形支撐法。交叉支護砌筑作業順序見圖14-7:分段砌筑的長度一般不超過5m。
1)首先從砌磚段的底部同時向兩側砌磚,直至超過半周1~2層磚處。
2)設置厚80~140mm的長方形墊木,墊木應壓住最上一層耐火磚磚厚的3/4。要在每塊磚與墊木之間加放上下兩個木楔、視窯徑、墊木和耐火磚材質情況,每隔0.7~1.2m左右設置一頂杠,旋轉頂杠套管部分直至完全緊固,如圖14-7中的①②所示。
3)將窯體旋轉近90°,但不要大于90°,如圖14-7中的③所示。
4)繼續砌磚至超過水平直徑位置以上l~2層磚處。
5)如同上述一樣支撐好頂杠,此時其間距可以較大一些.如圖14-7中的④⑤所示。
6)再次旋轉窯體.并繼續砌磚至鎖磚口.如圖14-7中的⑥所示。
7)為便于鎖磚,轉動窯體使鎖磚帶處于相當于時鐘的7:00一8:00的位置,并進行預排和鎖磚,如圖14-7中的⑦⑧⑨所示。
8)重復上述1)一7)的操作,進行第一二個施工段的砌筑.直至砌磚段全部完成。
十字形支撐法砌筑的注意事項如下:
1)每個砌磚段長度以4~5m為宜,必要時可以再短一些。
2)頂杠要有足夠的剛度,最好采用雙頭正反螺旋,螺旋宜采用梯形螺紋。
3)墊木宜用質地良好的硬木。
4)頂杠間距應視窯徑、墊木和耐火磚材質情況而定。窯徑小、磚的強度高時,頂杠間距可以適當大一些,可取1m左右;反之,應適當加密,可取0.7—0.9m。
5)目前,國產耐火磚的尺寸偏差較大,應在每周磚上都墊放木楔,以確保安全。
6)頂杠要盡量頂緊。但砌筑強度較低的耐火磚時,要以能壓住磚,使磚不致下滑為度。各根頂杠的頂緊程度要一致,砌筑過程中嚴禁撞擊頂杠。
7)鎖磚時,鎖磚口要做好臨時支撐工作,防止磚體受震下滑。
8)鎖口區的砌筑應仔細進行。砌至最后5~6塊磚時要用幾種不同厚度的磚進行組合預排和調整,以便使砌體的鎖口完全適合于最后一塊磚的打入。不要用加工耐火磚的楔形砌筑面的方法來調整鎖口的尺寸。
9)當最后一塊磚不能從側面打入時,可以通過選磚,再配合用火泥調整鄰近幾塊磚的灰縫的辦法將鎖口的尺寸調整到上下相等,然后將尺寸合適的鎖磚從上面打入。
10)打入最后一塊磚后,從上面打入1—3塊一邊磨尖的2~3mm厚的鋼板將磚徹底鎖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