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智能化系統中,對于穿透樓層的橋架,我們需要添加耐火材料。耐火材料起到防止火災蔓延的作用。今天,小編就來普及一下關于耐火材料的知識。在這篇文章中,小編將要介紹一下耐火磚。以下關于“耐火磚之檢驗方式與問題原因的簡介”的介紹。

【耐火磚裂紋產生的原因】
干燥原因造成的耐火磚裂紋
1、急干
①送風溫度太高
一般干燥窯送風溫度為105-130℃如果送風溫度太高會造成磚坯急干裂紋。因磚坯外層接觸熱空氣吸熱快溫升比內部要快得多,其脫水速度也就相應的比內部快得多造成內外收縮不一致,從而產生裂紋。
防治措施調整送風溫度

②干燥窯預熱段太短
即便送風溫度合適,但如果預熱段太短,磚坯內部還沒有達到相應的溫度內擴散與外擴散速度差別太大,這時如果磚坯被強行送入送風段磚坯仍然會產生急干裂紋。
防治措施調整預熱段長度
一般應占干燥窯總長度的30%左右。冬季適當縮短夏季適當。
③通風量太大
如果干燥窯通風量太大,即便送風溫度和預熱段長度都符合要求,磚坯仍然會產生裂紋,這種裂紋也是急干造成的。因為預熱段的作用是加熱磚坯,而不是排除水分,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態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控制預熱段磚坯的脫水速度。磚坯脫水速度的快慢跟空氣的相對濕度成反比,即空氣的相對濕度越高,磚坯的排水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如果保持預熱段前端空氣的相對濕度盡量大90-95%磚坯的脫水速度就會很慢,我們的目的就基本能達到。但過高的通風量會帶走大量的水分,會使窯內空氣的相對濕度變小,磚坯就會加速脫水從而產生急干裂紋。
防治措施合理控制通風量
在排潮口按濕度計確保排潮口濕度保持在90-95%之間。
④窯車臺面溫度過高
一次碼燒隧道窯,由于窯車擔負干燥和焙燒雙重任務,經過焙燒窯后的窯車臺面儲存了大量的熱量,如果卸完車后冷卻時間過短,大量的熱量散發不出來這樣的窯車碼好磚坯后底層磚坯往往因急干造成嚴重裂紋,尤其夏季為明顯。
【耐火磚檢驗的辦法介紹】
測定耐火磚抗堿性方法,通常以無水K2CO3為侵蝕介質,有混合侵濁法和直接接觸熔融侵蝕法兩種。
(1)混合侵蝕法。用焦炭顆粒與無水K2CO3混合,把試塊埋置其中,在高溫密封條件下,對試塊進行侵蝕反應,測定試塊被侵蝕前后的尺寸變化或強度下降率。
(2)直接接觸熔融侵蝕法。在高溫密封條件下,以熔融的與試塊直接接觸進行侵蝕反應,測定試樣被侵蝕前、后各種性能的變化,兩種方法都是以變化量愈小表示耐火磚抗堿性愈好。

耐火磚的抗堿性是耐火磚在高溫下抵抗堿侵蝕的能力。耐火磚在使甩中會受到堿的侵蝕,例如在高爐冶煉過程中,隨著加入原料帶入含堿的礦物,這些含堿礦物對鋁硅系及碳質耐火磚爐襯的侵蝕受堿的濃度、溫度和水蒸氣的影響,它關系到高爐爐襯的使用壽命,提高耐火磚的抗堿性,可以高爐的使用壽命。
美閏《碳質耐火磚受堿侵蝕崩解標準規程》中規定,從被測的每塊制品的一角,切取邊長51mm的立方體試塊,10塊組成一組試樣,在每個試塊一個面的中心,鉆一個直徑22mm、深25mm的洞,在洞中裝入8g粒狀K2CO3,加上6mm厚同材質的蓋片,用火泥密封,再把試樣放入匣缽,用焦炭粉充填,防止氧化,整個匣缽置于加熱爐中,加熱到995℃,保溫5h,冷卻后取出試樣觀察是否有開裂或崩解現象。
分為4個等級:未受影響(U)級,未見到裂紋;輕微開裂(LC)級,毛細裂紋開裂(C)級,裂紋寬度大于0.4mm;崩解(D)級,碎成兩塊或兩塊以上。
中國國標(GB/T14983—1994)規定了耐火磚抗堿性試驗方法。其原理是,在1100℃下,與木炭反應生成堿蒸氣,對耐火磚試樣發生侵蝕作用,生成新的堿金屬的硅。
以上關于“耐火磚裂紋產生的原因”和“耐火磚檢驗的辦法介紹”的介紹,希望能讓您了解“耐火磚之檢驗方式與問題原因的簡介”帶來幫助。